首页 » 新闻 >

刘学智专栏丨进一步加强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

2021-07-10 12:24:18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刘学智(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

上半年,输入性通胀导致工业产品价格大幅上涨,引起市场对通胀的担忧。笔者曾谈到,我国不存在全面的通胀风险,不必过度担心结构性价格波动,低通胀将是长期现象。目前来看,下半年物价下行预期增强,凸显疫后经济复苏时期需求偏弱的状况,宏观政策需要对实体经济薄弱环节精准发力。

6月物价水平拐点向下。2021年6月份,CPI和PPI涨幅都有所回落。其中,CPI同比上涨1.1%,涨幅比上个月下降0.2个百分点,年初以来首次回落;PPI同比8.8%,涨幅比上个月收窄0.2个百分点,结束了持续1年的逐月上升势头。整体物价水平出现拐点向下的特点,不存在通胀压力。

食品价格回落是CPI涨幅收窄的主要原因,6月食品价格同比下降1.7%,涨幅显著回落2个百分点。导致食品价格回落的主要原因是猪肉价格走低,6月CPI中猪肉价格同比下降36.5%,降幅比上月扩大12.7个百分点。猪肉价格对CPI同比的拉动为-0.8%,比上月下降0.3个百分点。剔除猪肉价格以外,CPI同比上涨1.9%,物价水平仍然温和。

非食品价格涨幅小幅扩大,6月非食品价格上涨1.7%,涨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受原油价格上涨的影响,零售燃油价格持续上调,交通工具用燃料价格同比涨幅扩大到23.6%,其中汽油和柴油价格分别上涨24.3%、26.8%。受上游工业品价格上涨的影响,空调、电视机、电脑、装潢材料等价格均有上涨。

6月PPI呈冲高回落特点。PPI环比上涨0.3%,涨幅比上个月收窄1.3个百分点。高频数据显示,国内大宗商品价格指数涨势减弱,钢铁类价格指数回落,表明PPI继续走高的动力减弱。从主要行业来看,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价格涨幅显著回落,同比上涨53.6%,比上月回落45.5个百分点;黑色金属、有色金属、化学原料和制品等工业产品价格同比涨幅不同程度回落。

下半年物价下行预期增强。预计PPI年内高点已过,CPI涨势温和,下半年物价将趋弱。首先,疫情好转之后大宗商品价格恢复性上涨,当前已经涨到并超过疫情之前的水平,下半年进一步大幅上涨的空间有限。随着全球疫情的好转,大宗商品和原油产出国的供给能力逐渐恢复,将促进价格涨势趋缓。因此,输入性价格上涨压力将逐渐得到缓解。

其次,从基数和翘尾因素来看,物价涨势将减弱。此轮上游初级产品价格上涨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基数的上升促进今年下半年初级产品价格同比涨幅逐渐趋稳。6月份之后CPI和PPI的翘尾因素都逐渐下降,不存在抬升物价水平的情况。

再次,年初以来PPI快速上升,出现PPI与CPI剪刀差显著扩大现象。6月二者差值达到7.7个百分点,价格上涨从PPI向CPI传导不畅,表明价格涨势非均衡性特征,不存在全面的通胀压力,整体物价水平较低的基调未变。

最后,国家多次出台大宗商品保供稳价措施,对遏制价格上涨起到积极作用。主要有:下调部分钢铁产品进口关税,缓解国际钢铁价格上涨对国内产业的冲击;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来保障铁矿石供应,鼓励企业拓宽铁矿石进口渠道,加快推进国内铁矿新项目和在产资源接续项目建设;约谈铁矿石、钢材、铜、铝等行业具有较强市场影响力的重点企业,要求企业带头维护市场价格秩序;密切关注铁矿石现货交易价格变化,及时排查异常交易和恶意炒作行为;遏制价格不合理上涨,防止向居民消费价格传导;出台《重要商品和服务价格指数行为管理办法(试行)》等。

宏观政策可以适度调整。价格是市场经济中反映供需状况非常有效的指标,价格的下降预期通常表明需求减弱。从经济运行状况来看,生产端己经恢复到疫情之前,需求端仍有较大空间。二季度以来经济复苏势头有所减弱,主要原因是需求偏弱,特别是消费增长弱于预期。最近,乘用车零售和批发都出现负增长,前期明显上涨的电影娱乐、电子产品等线下零售指数也明显下降。价格上涨主要停留在生产端,表明工业企业向下游转嫁成本的能力较弱,特别是中小型制造企业经营压力较大。

上半年宏观政策基调较为稳健,财政支出进度偏慢,货币供应和社融增速下行。为了促进疫后经济稳步恢复,实现平稳健康发展,宏观政策可以在稳健的基调上适度调整。当前全年财政赤字额度仍未使用,6-12月可使用的财政资金额度达到15.66万亿。为了完成全年财政预算目标,财政政策可以更显积极,下半年财政支出进度将明显加快,为促进经济增长提供保障。货币政策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尤其是运用降准等货币政策工具。7月9日,人民银行决定在7月15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0.5个百分点,预估释放长期资金约1万亿元。这将有助于进一步优化金融机构的资金结构,提升金融服务能力,更好支持实体经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所供职单位。)

(作者:刘学智 编辑:洪晓文)

21世纪经济报道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广东二十一世纪环球经济报社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

声明:本文由21财经客户端“南财号”平台入驻机构(自媒体)发布,不代表21财经客户端的观点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