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比尔·米勒投资之道》阅读感受:成败皆有原因

2022-02-03 18:19:15来源:雪球

美国是一个基金经理创造自己神话的国度,最为知名的基金经理,应该算是闻名全球的彼得林奇,之前我分享过他写的一本书的阅读感受,你们在后台回复林奇就能看到。

前段时间,出版社的同事给我推荐了一本书:《比尔·米勒投资之道》,书的主角正如名字:比尔·米勒,一位基金经理。

我看了一下书中他的投资业绩,还是相当不错的:

1991-2005年,米勒管理的美盛价值信托基金年复合回报率16.44%,同期标准普尔年回报率11.53%。

这个收益率看起来超出指数不多,但投资老手都知道,长期来看,1-2个点的投资收益率差异,就可以创造出巨额的绝对财富差异。

另外,米勒可是在15年的时间里,连续战胜市场,这就很逆天了,要知道鼎鼎大名的彼得林奇,也就是连续7年战胜市场。

与其说这本书是一本投资书籍,不如说更像一本个人投资传记,作者就米勒的某些投资要点做了总结,但限于篇幅和形式,展开不是很深入。

所以我的阅读建议是:这本书适合有一定经验的投资者阅读,尤其是已经有了完善的自己的体系的投资者。

就我自己而言,除了一些我已经比较熟悉的投资观点和理念,这本书,还是给了我几个灵感点的。

这些年随着看的投资书籍变多,书中能让我有“眼前一亮”感觉的内容在变少,所以,对于一本投资书籍,如今我的预期就是能从中找到1-2个闪光点、对我的投资理念完善有帮助,我就满足了。

以下加粗字部分为原书摘录,未加粗字部分是我的阅读感受。

在圣塔菲研究所的时候,米勒从他的同事及富有想象力的导师那里学到的重要一课就是:

无论是鸟类还是芯片制造商,竞争对手都是可以共存共生的。20世纪90年代后期,这一点在戴尔和同类公司捷威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

自从读了《规模》这本书,我对圣塔菲研究所就很有好感,如果有关于他们的好书,欢迎读者们推荐给我。

这个研究所,是一个跨学科的研究所,他的理念我觉得芒格会很喜欢——不拘泥于自己的学科,而是广泛了解各个学科、并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所以,当作者说米勒从鸟类学里体会出一些投资的道理,我的兴趣一下就起来了。

对这一点,我的体会是:

商业世界里,很多老板的梦想是“一家独大”,最好是垄断市场,后来,有了互联网行业,“赢家通吃”就更是大家追求的方向。

但我自己的感觉是:

除了极少数的商业领域,大多数生意的特点都是“林子够大,容得下很多鸟”,商业领域很少是你死我活的关系,更多见到的,是共存共生的关系。

另外,很多时候,因为竞争对手的存在,才让一家企业变得越来越好,如果一家企业在某个领域实现了一家独大,这恐怕不是宴会的开始,而是宴会高潮已过的信号。

我之前在分析老板电器的时候提到过,最好的市场格局,我认为是421的格局,也就是:

行业有明显的龙头,但是老二老三各自对上一名,能构成一定的威胁,在这样的格局中,各家企业能在盈利性和警惕性之间,保持一个微妙的平衡。

所以,在很多行业,并不是因为有了老大,所以老二老三就都一文不值,商业世界很大,努力的公司可能会被暂时地忽略,但最终,他们的价值会被发现。

我记得格雷厄姆也在《聪明的投资者》中,表达过类似的观点(大致意思):

最容易被忽略的那种企业,是次一级的优秀企业,大众往往只关注行业龙头,却对后面的公司关注较少,这可能会带来投资机会。

米勒知道,价值投资理念必须和高科技商业世界相互结合、相互致意并建立关系。

关于米勒的投资体系,有一个很突出的特点:

他一点都不排斥科技股,相反,他曾经有大量的科技股持仓,比如亚马逊。

从这一点,我能想象到米勒的投资形象,他大概率是一个雷厉风行的人,有自己的想法,有实施的胆量,敢于打破常规,喜欢实用主义。

我挺喜欢他的观念的,我自己的感觉是:

价值投资是一件很微妙的事情,比如说,我们既要坚守“能力圈”,但是如果太过固执,就等于在某种程度上,蒙住了自己的眼睛。

类似于“那是科技股,我不听我不听”这种行为/想法,是可以让我们免于在陌生的领域受伤害,但无益于我们的能力提升。

我自己的做法是:

在分析公司时,我不希望自己被局限于某个行业,我只看公司的实际业绩表现。

背后的原理也很简单——如果一家公司过去10年都能表现优秀,那他一定有什么独特的地方、或者做对了什么事情。

能不能理解她,是我的能力问题,但要不要去理解她,就是我的选择问题了。

总的来说,我希望自己在选择分析对象时,不要故步自封,但在做出具体投资决策时,必须要坚守自己能理解的范围。

在科技股领域,使用价值分析方法是一种竞争优势,因为,大多数投资者只关注或看重科技股的成长前景,而少数关注价值的投资者又往往忽视了这一领域。

我们接着前面科技股的话题说,一个优秀的投资者,很重要的一点特质就是:

能在别人没注意的领域,看到一些有意思的事情,或者,在别人都从一个角度看一个事物时,他能够换一个角度看事情。

摘录这一段,就是一个很好的视角。

对于科技股来说,由于很多公司根本没有盈利,而且生意还在不断变化,以至于估算未来的自由现金流实在是太难。

所以,很多投资者其实放弃了估值这个事情,“拍脑袋”就成了一个无奈的选择,毕竟在巨量的成长面前,没有人会记得“自由现金流”这个老套的概念。

而正如我前面所说,很多传统的价值投资者,是直接放弃了这个领域的。

本来,这些经验丰富的投资者,相对来说更关注“眼睛看的到的事情”、“可预期的事情”,在投资的稳健性上,是会好不少的,但恰恰问题在于:

他们根本不看这个领域。

所以,如果你是一个心态开放的投资者,我认为是有必要去看科技类公司的,但前提是:

你一定要有一套自己的投资框架,另外,不要勉强,如果你不带偏见地看完,依然觉得买这些公司让你心里不踏实,那就不要买了,过程中学了很多东西,这也很好。

拿我自己来举例,以前我是看都不会看互联网公司的,但后来认真研究了腾讯,最后也欣然做出了自己的投资决策,这个过程让我受益匪浅。

你们在后台输入腾讯,就能看到我的分析文章。

对米勒投资组合表现的分析表明,他正确选择股票的概率,有时低于其他基金经理,尽管如此,他的总体回报仍然非常可观。

这个观点,读者们可能会觉得有点眼熟,这就是我在前面写巴菲特致股东信的阅读感受时,最后一篇分享给你们的观点,后台输入巴菲特,就能看到那些文章。

我拿书中举的例子,来给各位感受一下:

如果米勒投资了4家公司,其中3家的股价可能会跌至0,但如果第4家的股价达到当前股价的6倍,米勒最终就能获得50%的回报。

这个说法,很像风险投资的思路,就是广撒网、等大鱼。

但不同于风投的是:一个谨慎的二级市场投资者筛选出来的公司,成功率要远大于风投的公司。

所以,重点不在于你选对公司的概率,而在于在你选对公司时,你的收益能有多少,在这个基础上,你再看看下面这段摘录:

为了达到某种理想的平衡、而不断地折腾投资组合中的股票,这种做法通常是错误的。“标准普尔指数不会说:“现在微软是最大的公司,让我们缩减他的份额吧。”

标准普尔会让胜利者继续奔跑。35年前,科技和金融服务业占标准普尔指数的比重为5.5%,现在这一数字超过了40%。

我觉得作者说得很对,如果我每年都“动态调整仓位”,比如茅台占比高了,我就卖掉一些,那最后我会得到一个很漂亮整齐的“仓位”,但可能是一个比现在糟糕很多的收益率。

在本文一开始的时候,你们看到了米勒过往的辉煌纪录,但你可能也会注意到:为什么只到2005年呢?后面呢?

这就是遗憾的地方,米勒的基金在2008年,净值被腰斩,很长一段时间没了光芒。

周周转转十年后,2016年,米勒创办了自己的基金,根据书中的信息,这几年的业绩还不错。

时不时的,我头脑中会冒出一个问题:决定一个人一生投资业绩的最重要因素,到底是什么呢?

以我现在的理解来看,我觉得是一个人天生的一些东西,比如性格、动机,米勒应该是一个成就动机很强的人,就像书中的描述:

“米勒没有像林奇那样,在人生的高光时刻急流勇退,而是选择了一战到底……金钱固然重要,但创造纪录要有意义得多,他想要的只是获胜。”

一心想要获胜、要打败某些事情,我个人猜想,这可能是米勒折戟沉沙的原因之一。

如果你是一个真正的投资者,投资这件事情,可能会很久很久——从你开始做这个事情那一刻,一直到年华老去。

那么,到底是一时的“胜负”(不管是比他人还是比市场)重要,还是自己的不断精进和过程幸福感,更重要呢?

就像我去年底参加雪球活动,现场问大家的一个问题:

如果分析公司这个事情,不能让你赚钱,你还会做吗?

如果你的答案是会,那你就找到了投资成功的钥匙,至少是其中一扇门的钥匙。

@今日话题 $上证指数(SH000001)$ $恒生指数(HKHSI)$ $标普500指数(.INX)$ @华章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