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里森画廊全球执行总监Alex Logsdail:以身作桥 沟通东西

2021-03-06 12:20:31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踏足亚洲市场十余年,全方位地为艺术家提供与全球观众对话交流的机会,打破地域和现实壁垒来传播艺术之美,是Alex Logsdail带领里森画廊不变的坚持。

3月13日,里森画廊上海空间将推出法国著名艺术家伯纳德·皮法雷蒂(Bernard Piffaretti)在上海举行的首次个展《双峰与伴》。皮法雷蒂被誉为同时代最伟大的画家之一。 今年3月也恰逢里森画廊在上海设立空间两周年,它是为数不多正式进军中国市场的顶级欧洲老牌画廊。里森画廊创办人Nicolas Logsdail之子、现任里森画廊全球执行总监Alex Logsdail于日前接受了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的专访,解读他带领里森画廊扎根中国本土市场的生存之道。

“融入”而非“空降”

对于日趋成熟的中国艺术市场,不同于其他蓝筹画廊积极布局亚洲的实体空间,里森画廊在策略上自始至终保持着审慎而渐进的态度。

里森画廊于1967年在伦敦成立,创始人Nicolas Logsdail从抽象表现主义、波普艺术,再到极简主义和概念艺术的独到品味奠定了画廊往后50年别具风格的发展方向。早在当时,“亚洲”就已经纳入到Nicolas考虑发展的版图。成立的第一年,里森画廊便邀请到了日本等地艺术家前来举办展览,以赢得来自亚洲艺术家的支持。2009年,里森画廊参加了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会的前身艺术香港(Art HK),由此与亚洲市场建立起联系,并在随后几年不断发力亚洲区域的业务。2016年,里森画廊正式进驻中国市场,邀请到曾任长征空间超过十年的行政总监、余耀德美术馆副馆长董道兹(David Dung)担任里森画廊亚洲总监,与本土艺术机构以“展览项目”的合作方式深度开拓业务。直到2019年,位于外滩琥珀大楼的里森画廊实体空间正式宣布落成。

里森画廊全球执行总监Alex Logsdail

Alex对记者表示:“2019年3月里森画廊上海空间成立,至今已有两年时间。这是里森画廊的第五个常设展览空间,为艺术家项目提供了独特的规模、设计和环境,成为与来自亚洲各地的客户、机构和艺术家互动的平台。”回顾当初筹备上海空间前的情形,Alex认为,正是画廊前期在中国市场所做的铺垫,使得整个过程十分顺利。“在决定要在上海开辟空间时,我们已经对中国当地的情况非常熟悉了,因此进入本土市场也是‘无缝衔接’。要打响自己的招牌并融入当地的艺术生态,我认为最重要的是与附近的其他美术馆、博物馆和基金会等艺术机构建立起良好的关系,加强大家之间的合作。我们发现这里的每个机构的人对我们的到来都非常欢迎和支持。”

打破地域和现实壁垒

踏足亚洲市场十余年,全方位地为艺术家提供与全球观众对话交流的机会,打破地域和现实壁垒来传播艺术之美,是Alex Logsdail带领里森画廊不变的坚持。

无论是2016年在上海21世纪民生美术馆举办的Nathalie Djurberg & Hans Berg个展、2017年携手上海Cc基金会举办的Ryan Gander个展,还是2020年在里森画廊上海空间举办的Julian Opie首次个展,长期以来,里森画廊通过办展和参加不同的艺博会,为亚洲观众所不熟悉的西方艺术家提供一个个落地的展示平台,市场的热烈反响也证明了里森画廊推出的艺术家在亚洲拥有潜力巨大的市场。同样地,里森代理合作多年的亚洲艺术家也得以在伦敦和纽约展示自己的作品,增加了亚洲艺术家在西方的曝光。Alex强调:“这两件事对我们而言同样重要。”

在总结2020年疫情时,Alex坦言:“几乎可以肯定地说,新冠疫情无论是对个人还是行业而言都十分有挑战性。但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在这样一个不可预测和备受考验的年份里,依然得以蓬勃发展。”特殊的时期需要特殊的经营手段,他说:“过去一年的经验告诉我们,灵活性和弹性是我们业务战略的基础:必要的时候需大胆前行,不要害怕冒险。因此,我们着眼于找到一种更直接、更个性化的方法,为画廊的客户和朋友随时了解到最新艺术资讯。”据了解,早在出现疫情前,里森画廊与科技公司Augment达成合作,想为无法亲临画廊的藏家设计推出一款适用于手机或平板电脑上便捷查看艺术品的AR软件。双方团队已经合作研发了近18个月,但由于突发的疫情导致大多数的画廊被迫关闭,于是他们加快了研发速度,最终在2020年4月以订阅形式向所有人提供了此项技术。

除此之外,Alex还带领里森画廊推出了一系列数字化计划,从在线展览到推广视频作品的Spotlight项目到访问艺术家工作室的Studio项目,应有尽有。“实际上,我们是第一家率先与亚洲其他画廊合作举办的线上艺术博览会演练的画廊。”Alex表示,“如果说我们收获了什么的话,那就是我们设法吸引了比实际生活中更多的人参与到我们的艺术活动中。例如,去年我们联合艺术家John Akomfrah、Tina Campt、Saidiya Hartman和Ekow Eshun举办的线上对谈活动,吸引了超过一场Zoom会议可容纳的观众数来参与!我很高兴能看到中国在疫后迅速恢复,让展览和艺博会等艺术活动能在上海如约举行。”

《21世纪》:在对海内外受众双向推介艺术家方面,你们做了哪些工作?

Alex Logsdail:正如我上述提到的,对话必须双向进行,这一点很重要。我们一直在努力向西方世界的观众介绍来自中国、亚洲或生活在这个地区的艺术家,确保他们的作品定位适当,有机会直言自己的创作实践心得,也让当地的观众可以亲眼目睹和感受艺术家的作品,这个工作十分关键。我认为每个平台的场景——无论是画廊、博览会、博物馆、公开演讲、表演还是室外项目——会吸引到不同的受众,因此我们也会努力为艺术家的作品提供一系列不同的曝光机会,让更多不同的观众们得以亲自体会和欣赏作品的美。

《21世纪》:东西方的收藏家对美学的态度是不一样的吗?

Alex Logsdail:全球各地的收藏家有着各种各样的审美品味,所以你会发现我们代理的艺术家名单中作品的形式和媒介也是多种多样的,包括绘画、雕塑、装置、视频、摄影、陶瓷和声音作品等。我们确实看到来自东、西方的艺术收藏家拥有着不同的购买偏好,但从我的角度来看,差异可能更多是来源于个人品味、兴趣和背景的差异,而不是完全由地理位置决定。

《21世纪》:疫情之后艺术市场可能会出现哪些趋势?

Alex Logsdail:我希望届时每个人都能去画廊和博物馆,好好地欣赏全球艺术创意行业带来如此丰盛而令人惊叹的作品。我认为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对于一对一的交流沟通更加重视,而且重质量而非数量。因为即使是虚拟的交流,也有帮助。但令人遗憾的是,像博物馆这样的政府资助机构可能将要承受越来越大的财政压力,我们应该都找到相互支持和共同努力的方式方向,让这些历史悠久的艺术机构可以继续维持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