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基金 >

紧扣双碳数智化转型热点!红杉沈南鹏5份提案聚焦科技创新

2022-03-05 18:19:21来源:投资时报

全国政协委员、红杉中国创始及执行合伙人沈南鹏提交5份提案,涉及绿色低碳技术变革、发掘农业微生物应用潜力、药物创新能力提升、加大脑科学研究应用、制造业“数智化”转型等热点话题

图为全国政协委员、红杉中国创始及执行合伙人沈南鹏。

《投资时报》记者 黄凤清

奋楫扬帆逐浪行,勇立潮头谱新篇。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的重要一年。在此背景下,全国两会备受关注。

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上,全国政协委员、红杉中国创始及执行合伙人沈南鹏提交5份提案,涉及绿色低碳技术变革、发掘农业微生物应用潜力、药物创新能力提升、加大脑科学研究应用、制造业“数智化”转型等热点话题。

作为唯一一位来自创业投资领域的全国政协委员,沈南鹏和他创立的红杉中国长期关注前沿科技和基础科学领域,投资了大量科技和医疗企业。《投资时报》记者注意到,通过科技创新与科研突破来解决社会关注的重大问题,是沈南鹏提案的一大特点。

具体来看,在关于“双碳”的提案中,沈南鹏建议要加快绿色低碳科技革命,必须强化应用基础研究和加快先进适用技术研发,进一步推进绿色能源、绿色工业、绿色消费等各个环节的重大战略技术研发储备。

在关于农业微生物的提案中,他建议从学科研究、应用推广和政策扶持等多维度充分发掘农业微生物的应用潜力,推进高产优质、绿色高效现代农业发展。

在关于药物创新的提案中,他建议从提高创新药基础研发配套环境、提升药物研发流程效率、加强政策精准扶持引导出海等方面,帮助中国药企从跟随创新向源头创新转型。

在关于脑科学的提案中,他建议从检测技术开发普及、数据库建设、前沿技术研究等方面,加大脑科学研究投入,抓住当前老年脑疾病预防干预的关键窗口期,推动改善老年脑健康管理。

在关于提升制造业“数智化”转型的提案中,他建议深化工业数据开发利用,从基础层、平台层、应用层持续强化工业大数据的集成应用和生态培育,才能实现为制造业切实解决问题和创造价值的高阶目标。

夯实“双碳”目标科学基础

加速绿色低碳技术变革

碳达峰、碳中和依然是沈南鹏关注的领域。

他认为,基础科学研究的突破,是我国实现“双碳”目标、推动社会经济绿色转型的必要条件。结合“双碳”目标需求,需要进一步加快绿色能源、绿色工业、绿色消费等各个环节的重大战略技术研发储备:在能源领域,必须依靠基础研究突破来应对能源结构重大调整带来的挑战;在工业领域,必须依靠深度技术变革来引领“绿色工业革命”;在消费领域,必须依赖新技术的发展,为消费者提供经济和社会价值双满意的选择。

在沈南鹏看来,强化创新能力,加快绿色低碳科技革命,必须强化应用基础研究和加快先进适用技术研发。对此,沈南鹏提出了三大建议。

一是面向碳中和需求找准科学问题切入,增设专项加强基础前沿探索。包括健全基础研究任务征集机制,地方政府组织产学研共同研判前沿技术方向,形成符合属地产业目标的科学问题库;在国家重点研发专项基础上增设子专项,支持面向工业应用的首发场景、示范推广、流程再造、共性支撑等技术突破;碳中和课题立项和结题中将ESG理念作为重要考量标准,引导研究成果关注环境社会影响。

二是完善碳中和技术投入各级保障,夯实低碳技术创新资金基础。沈南鹏建议,加快国家低碳转型基金成立,以母基金形式为主带动更多市场化机构参与,撬动社会资金投向清洁低碳能源各环节的关键技术研究领域;同时,结合产业禀赋各级政府设立碳中和技术创新引导基金,通过政府绿色投资信用担保等方式,吸引多元化资金投资低碳项目;另外,鼓励有条件的重点企业与政府共同设立科技计划,联合出资资助关键技术工程化验证、户外可靠性等产业界关注的应用研究。

三是畅通基础研究成果转化通道,以市场应用带动技术研发加速。具体而言有四方面建议:第一,扩大可再生能源分布式发电市场化交易试点,促进绿电应发尽发,带动前端清洁电力技术应用扩大;第二,加强柔性输变电和多场景储能标准制定完善,增强同现行电力系统适配性,以标准统一促进技术规范和推广应用;第三,支持工业化关键脱碳技术的中试项目,优化对企业设立中试项目的审评审批;第四,推动更多行业主体纳入碳交易体系,支持各地碳交易所在配额分配、履约、企业所持配额结转等方面逐步做好与全国碳市场的规则统一和低成本衔接。

促进工业数据开发利用

助力制造业“数智化”转型

近年来,我国在工业大数据引领和催化方面发展迅速,在集成应用和生态培育等多领域成效初现。不过,沈南鹏认为,相对于为制造业切实解决问题和创造价值的高阶目标,当前工业数据的开发利用仍存在不少挑战。

“首先,从基础层来看,工业数据的采集和如何形成闭环支持生产流程,仍是限制数据价值释放的重要短板。其次,从平台层来看,工业制造的领域知识和智能建模等数据处理能力的提供者存在脱节,专家经验无法有效固化到软件平台。此外,从应用层来看,多集中在“可见”场景,对“不可见”的复杂、不确定性工业场景应对不足。”沈南鹏分析道。

实际上,当前工业大数据价值创造还处在起步阶段,服务制造业快速迭代、持续优化潜力巨大。

为更好解决工业企业实际问题,进一步提升制造业数智化水平,沈南鹏在提案中建议加快推动工业传感器和通信协议兼容适配,以技术改造和新技术强化数据支撑能力。第一,建议有关部门牵头,支持解决异构数据联网的技术试点示范,鼓励优先在增量国产工业设备中推动不同协议和接口兼容;第二,在重点制造行业遴选一批智能示范工厂,推动以关键工序数控化、生产线柔性适应等技术改造工程,组织发布以智能调度和精准控制促进生产制造等业务流程改进的优秀案例集;第三,整合行业资源,推进数据脱敏、差分隐私、同态加密等隐私计算技术在工业数据安全共享的落地应用。

同时,沈南鹏建议以专精特新企业为依托,探索数字科技与工业制造知识融合推动数智化的新路径。具体包括三点:一,工业互联网产业集聚区优先探索设立专项资金,以政府购买服务、制定推荐目录等方式,为辖区内的专精特新企业精准诊断数智化需求;二,支持专精特新企业独立或联合设立研发机构,条件成熟地区可采取定向委托等形式,组织专精特新企业参与共性基础技术软件化、复用化攻关;三,扩大工业互联网技术转化和场景应用的专项,组织高校和专精特新企业共同申请,结题考核加入转化预设计、商用效果评估等环节。

此外,沈南鹏还建议基于真实企业需求场景,降低开发成本和培育壮大数字科技服务商。展开来说,同样包括三个方面:第一,优化工业大数据应用试点示范的审评标准,支持能解决实际问题(如工艺改进、节能降耗、订单增加)和具备细分行业经验知识软件化的企业入选;第二,培育适合中小企业特点的数字科技服务商,通过遴选基础共性工业App和征集发布轻量级数字化解决方案等,降低多场景应用的开发和部署成本;第三,鼓励金融机构为制造业数智化转型提供精准服务,为转型中的工业企业和提供数智化服务的数字科技公司提供适当的金融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