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对谈科技保险发展空间 人保财险何敏:还处在高潮将来未来的破茧阶段

2020-12-17 17:58:08来源:财经网

财经网金融讯 近日,在中国保险创新发展大会上,围绕“科技保险的机遇与挑战”这一话题,多位嘉宾从不同的维度解读科技保险与保险科技。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副院长胡宏兵指出,从未来经济发展的前景来看,总体来说我们国家仍然处于战略机遇期,未来维持一段时期的中高速增长是可能的。经济越发展,保险越重要,包括科技保险在内的中国保险业仍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但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运营共享部总经理何敏认为,“尽管科技保险前景远大,但是目前中国科技保险还处于亟待破局的阶段。首先是上面热,下面还有点不温不火。”从科技保险发展现状来看,虽然各方面的势在积累,但是这个临界点还没有到来,还处在高潮将来未来的破茧阶段。

他坦言,如何能够从叫好变成叫座,我们感觉还是要从科技保险的三个主要参与方-政府、科技企业、保险公司,共同发力。概括起来就是“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专业运作”。

1

以下是发言实录

大会主持人封建强:我们非常荣幸邀请到了来自高校研究机构、保险企业、科技企业、投资机构等不同领域的专家,他们将从不同的维度解读科技保险与保险科技,下面有请圆桌论坛主持人安永大中华地区保险行业合伙人周康先生,同时有请本次圆桌论坛的嘉宾,他们是: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副院长 胡宏兵

中国应急管理学会风险防控与保险工作委员会秘书长申健

大家保险集团有限责任公司IT总监朱曙兵

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运营共享部总经理 何敏

北京中交兴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总裁 江天

人保创新投资管理(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 张可

主持人周康:各位好,今天圆桌论坛的主题是科技保险的机遇和挑战,我们从第一位嘉宾开始,胡院长您作为学术和高校的学者,请您谈一谈科技保险未来有哪些机遇和挑战?

嘉宾胡宏兵:各位业界精英,大家下午好,非常高兴有机会跟大家做个交流,谈谈科技保险对高科技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会有什么作用,我分享几个观点。

其一,我国保险业发展的过程,是一个保险业自身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过程,也是帮助我们国家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过程。

其二,如果说建国初期,我国保险业定位于为国家筹集建设资金,服务于国家“站起来”这个目标,是保险业发展的1.0版本,那么科技保险的发展则意味着我国保险业发展进入到3.0版本,将全面服务于强国战略,助力国家“强起来”。

那么新形势下,科技保险在促进科技产业发展以及科技创新方面有哪些作用呢?

第一,科技保险能为科技产业的发展提供风险保障,为科技创新保驾护航。

第二,科技保险为科技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提供资金支持。众所周知,高科技产业的最大特征就是高投入和高风险,科技保险的保障功能以及保险资金的长期性和稳定性特征正好可以契合高科技产业发展上述需要。

第三,科技保险为科技产业发展提供附加服务,比如说可以给科技产业发展提供增信服务等。今天听到太平科技保险公司邓总等人的分享,了解到许多公司在科技保险服务科技产业方面已经做了大量的探索和创新,无疑也印证了这一点。

第四,科技保险可以给科技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提供创投服务,甚至是为科技产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的服务。以前科技保险主要服务于成熟期企业,未来可以在企业种子期及初创期就提供一些培育服务,这些方面科技保险大有可为。

最后跟各位谈谈科技保险的发展机遇。我也借这个机会跟各位谈一个观点,那就是科技保险的春天即将来临。

我们通常讲经济好,保险会好,其实我还有一个观点,那就是经济不好,保险还要好。

一方面,从未来经济发展的前景来看,总体来说我们国家仍然处于战略机遇期,未来维持一段时期的中高速增长是可能的。经济越发展,保险越重要,包括科技保险在内的中国保险业仍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另一方面,创新是国家未来的重要战略取向,甚至有可能关系到国家兴衰。要创新就要靠科技型企业,而科技企业发展将为未来科技保险发展提供丰富的土壤。

关于我们国家未来到底多么依赖于创新战略,这里补充阐述一下。各位知道我们目前所采取的很多国家战略,像供给侧改革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及双循环战略,都是跟创新有很大关系。比如说供给侧改革战略,我们知道经济增长和种地收入有很大的相似性,从供给的角度来讲都取决于几个要素,分别是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中的劳动(L)、资本(K)和创新(A)。过去几十年,我们靠廉价劳动力即人口红利,靠我们引进外资战略,靠创新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绩,但是现在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背景是近年来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人口红利逐渐丧失且无法逆转,资本的边际收益不断下滑,未来也无法再过于依赖,这一点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经验得到印证,这些国家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长期来看都是下行的趋势。那么怎么办呢?主要就是要靠创新,供给侧改革的核心就是创新,就是要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简单再谈一下双循环战略。双循环战略提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各位知道,以内循环为主体的核心理念之一是要充分发挥消费对经济的驱动作用,甚至要实现某些情况下不依赖别人也能循环起来。但是光有消费不行的,还要有高科技。双循环的另一个核心思想,就是要掌握产业链的高端,就是要创新,我们不能总让高端芯片掌握在别人的手里,你理解了这些,也就理解了科技保险的发展机遇。无论是供给侧改革,还是双循环战略,都是要发展高科技,要靠创新驱动发展,而要创新就需要发展高科技产业,这些都会给科技保险提供巨大的发展机遇。

主持人周康:感谢胡院长的精彩发言,我们邀请第二位嘉宾,申秘书,请您站在应急管理、事故灾害风险防控的角度,谈一谈科技保险和保险科技在应急管理和各类事故灾害风险防控方面的需求和可能的模式构建。

嘉宾申健:谢谢周总,我先介绍一下中国应急管理学会和风险防控与保险工委会,中国应急管理学会上级主管单位是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学会致力于发展与应用现代应急理念、方法、技术,促进全社会的预防和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能力,保险机制是现代应急管理体系里面非常重要的方式和手段之一,这是成立风险防控与保险工委会很重要的原因。

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主要两方面内容:

第一,站在应急管理和安全治理的层面上对保险和科技企业有非常巨大的需求和期待。

第二,作为科技保险创新示范区来讲,如果能够去发展这种保险+安全治理+科技的方式是否可以在助力科技企业创新,特别是基于园区新型风险治理的模式上可以有所作为。

所以第一点回到讲应急管理和安全治理的体系,现在对于保险的需求非常旺盛和迫切,习总书记讲咱们国家要建设中国特色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应急管理是在国家治理体系里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保险可以在体系里面发挥重要作用,这个也是现代化发展趋势里面非常重要的构成,站在安全治理的层面,一方面是公众普遍认知的事后兜底的作用,但是实际上现在从治理层面来讲更期待保险在事前预防、防灾减灾、应急救援等方面发挥更多的作用。

随着这样的趋势,这些年在我们国家很多领域出现了很多类似于保险+科技+风控和保险+服务+科技的模式,包括今天太平科技、人保财险、平安产险都讲到了他们在这些方面的一些做法。我们也观察到了在这个过程中保险要在风险防控的能力上发挥很大的作用,就需要很强的专业技术和科技手段,在很多地区围绕这一点保险公司也在积极跟科技企业合作,共同完成这样的新模式的构建,比如说中再巨灾保险+灾害大数据预警平台,人保财险的安责险+风控+科技模式,电梯方面电梯责任险+电梯安全和维保的融合,在很多层面上都已经有了非常多的尝试和探索。这样的一种尝试过程中给科技企业带来更多的应用场景和帮助科技企业发展一些新的商业模式,给他们创造了更大的商业拓展空间和技术产品的创新空间,所以我觉得对于科技企业来讲是非常有价值的。

科技保险创新示范区的成立,站在示范区的角度,曲国胜主任讲到了城市韧性的问题,那城市韧性里面最主要的是基层层面建立非常有效的风险保障能力或者是风险防控的能力。

站在园区层面,第一个方面从园区整体的自身风险防控体系、保障能力、应急响应和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建设来讲。这方面原来靠单一政府去做,现今在这个过程中保险公司可以更多的参与,围绕园区风险是可以创新出相关的保险产品,同时把保险+风险治理+科技模式在园区应急管理和安全治理层面加以实施。

第二个层面,从园区内的所有企业自身来讲,刚才刘冬姣教授讲很多这方面保障的内容,从企业自身的生产安全和科技企业保障研发和稳定生产等方面,高新区这边有很多生物、智慧科技的企业,从自身的安全生产的能力和管理能力建设方面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那我们也看到一些保险要在园区内全覆盖,那在覆盖的过程中保险是否可以在安全生产的方面助力科技企业,让科技企业安全的和安心的完成科研,保障尽量少发生一些事故灾害,我想在这些层面上应该都是可以尝试的。

那不管是在园区风险防控和安全保障的层面,还是园区内的科技企业自身安全方面,如果能够引入保险的治理机制进来,同时在随着保险这种“风险减量”职能的发挥,势必会用到很多的科技手段,那我就在想本身高科技园区里面就会有很多的围绕物联网技术,传感器技术、视觉AI和智能算法等等的科技企业,在推动保险+治理+科技的模式时候是否可以优先从园区内的企业选择相应的技术和产品,建立一个园区的科技产品和技术共享平台,然后实施过程中优先在园区企业里面选择相应的技术和产品或者服务,同时建立成果展示的平台,一方面在过程中给到企业一些很丰富的应用场景,对于提升科技企业的技术、产品研发和创新等等,我相信都有非常大的助力和作用。

这样的模式可以通过成立于数字化风险防控与保险运营中心来落地,由示范区牵头,将保险公司和科技企业联合进来,共同建立这样的基于园区的新型风险防控的生态体,同时在应急管理和安全治理领域开创出一条共同发展的路,我简单分享这么多。

主持人周康:感谢申秘书长,今天的圆桌论坛就希望听到各位专家对于未来模式的更好建议。下面听听保险行业专家的观点,请人保财险的何总分享您的观点。

嘉宾何敏:谢谢周总,人保财险科技保险已经做了13年,2008年我们从保监会和科技部取得行业科技保险第一个试点资格。2014年我们和国家知识产权局签署了保险战略合作协议。现在我们为全国1万多家科技企业提供风险保障,在20多个省80多个城市落地。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点作为保险业者对目前中国科技保险市场的观察。

首先,科技保险可能是中国保险下一个蓝海。车险、传统商业非车险这些年竞争白热化,还有没有激动人心的尚待开发的处女地?如果有,科技保险可能是一个选项。我们去广东、福建、浙江去调研,走进一些科技企业,其中很多是民营企业,确实让人感到很振奋,他们的发展超出我们的想象和预期。科技企业在生命周期中的风险和传统企业有区别。你比如说,在草创期,研发费用损失需要保险保障,企业发展爬坡阶段,融资难、融资贵,需要专利质押融资保证保险来提供保障,企业有了核心技术之后,需要面临专利被侵害方面的保障等等。特别是在中美进行贸易战、甚至科技战的大背景下,我们总的感觉是保险为中国科技企业创新发展保驾护航能做的事情很多,想象空间很大。

第二,要承认,尽管科技保险前景远大,但是目前中国科技保险还处于亟待破局的阶段。首先是上面热,下面还有点不温不火。存在不平衡,不匹配。上面热,就是国家层面对发展科技保险高度重视,中央、国务院对科技保险服务科技创新出台了很多好的政策。与国家的重视程度相比,目前科技企业对科技保险的认可度、保险企业对科技保险的重视程度和对科技企业保险需求挖掘程度不高,商业化开展面临困难。一方面是科技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科技保险投保率偏低。我们服务过很多科技型中小企业,由于处于发展初期,有的资金短缺,保费还提不到议事日程。但更多地是观念的问题。你像有的地方政府百分之百补贴一些行业科技企业保费,但是许多企业不去申报,觉得可有可无,反映出风险意识的问题。另一方面是保险公司对于科技保险认识同样面临一些误区,比如产品适应性不够,目前的科技保险产品,大多集中在基本的财产、责任保障或费用补偿,并没有触及服务科技发展的本质,当然这个受到知识产权评估难、变现难、处置难的制约,这是个全球性的难题,目前没有外国作业可以直接拿来抄,需要中国保险业去持续摸索。

第三,从科技保险发展现状来看,虽然各方面的势在积累,但是这个临界点还没有到来,还处在高潮将来未来的破茧阶段。如何能够从叫好变成叫座,我们感觉还是要从科技保险的三个主要参与方-政府、科技企业、保险公司,共同发力。概括起来就是“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专业运作”。

我的判断是,科技保险在中国未来相当一段时间,都将具备较强的政策属性。今天科技保险做的好的地方,都离不开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比如深圳、北京。北京市金融局、知识产权局等多个部门共同推动科技保险试点,主要保障对象是北京市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外资隐形冠军企业、硬科技中小微企业等等,既有政府给予补贴的政策性保险产品,也有完全市场化运作的商业性保险产品。应该说,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包括广东、深圳都有非常优秀的实践。地方政府现在普遍对科技企业非常重视,有很多扶持政策,土地价值、税收、子女入学等等,但是对于科技保险补贴是一个重要而容易被忽视的环节。北京、深圳的做法,值得更多地方政府借鉴。

所以我们作为业者,希望能够有更多好的政策出台。比如能否效仿首台套保险的优惠政策。比如建立可操作性强的重点支持企业和知识产权名录。比如各地政府主管部门建立风险补偿基金。再比如推动实施科技保险税收优惠,允许企业将科技保费支出纳入企业技术开发费用,在计算应纳税所得时扣除。对保险公司科技保险保费收入,减免征收印花税和增值税等等。我觉得都是可以探讨的方向。

从保险公司,我们的建议是科技保险从基本保障升级为金融综合服务,最后升级到产业专属保障。过去是提供基础的财产保险等,后来是提供融资,包括险资直投,融资保证等方面金融综合服务。现在要研究如何针对不同类别科技企业提供全方位一揽子风险保障解决方案。比如,你是做无人机的,比如你是做机器人的,去针对性地定制风险解决方案,同时我们去整合第三方,提供相关的风险管理的培训和服务。我们希望更多保险公司加入到科技保险中来,加深对于科技企业全生命周期风险的认识,共同把这个蛋糕做大,人保财险希望在这方面贡献我们的智慧和经验。

当然最后从科技企业角度,也希望提升对风险的认识,多了解科技保险,积极借助保险手段去防范化解经营风险,这是一个社会、企业、政府多方共赢多赢的过程。

主持人周康:谢谢何总。请大家保险集团的朱总从您的角度看看是不是有不同的观察。

嘉宾朱曙兵:我讲讲保险科技的机遇和挑战,讲保险科技离不开它所依赖的外部环境变化。机遇一是基于疫情带来的全面线上化需求爆发,线上化对科技应用的体现是在座的很多科技部门能够感受到的。互联网的技术得到蓬勃的发展,互联网的技术很多,有搜索、缓存、分布式架构、云计算等等。

机遇二是互联网保险消费人群的兴起,保险企业需要适应这种消费分群,可能要对他们做专项的系统支撑,我们提供的内容要更优质、交互的体验要更好、要有随手可得的服务,这个对于前中后台系统的全面改造提供了机遇。

机遇三是延迟退休和老龄化的加速给保险行业带来养老产业这一新的赛道或称为第二增长曲线,大家保险集团在做深耕,如我们在北京有立足于二环三环三甲医院的城心养老系列,我们在海外加拿大有稳健运营32年、有4千个房间的海外养老系列,我们还有拟在全国风景名胜区布局的度假养老系列。在这一块科技大有可为,如护理系统、排班系统、膳食管理系统和住户管理系统等均会获得大量应用。新的基于边缘计算、5G、IOT技术的智能设备将面临很大的发展机遇。

机遇四是AI技术和AI产业的发展对保险行业带来不可想象的新机遇,这个提质增效的作用体现在保险业务流程的方方面面。

提到挑战我个人有一些理解,今天主讲的是头部的大型保险企业,但是很多中小保险企业在科技方面的投入是有限的,他们要人没人、要数据没有数据、要算法没算法,这个对他们来说是最大的挑战。中小型保险企业的科技投入还是要务实,不能被一些生态化、智慧化、智能化的概念和理念所裹挟。中小保险企业还是要立足于资源禀赋,聚焦于保险业务价值链的打磨,就是利用科技的手段把整个“以客户为中心”的保险价值链和业务流程做一个重构,我觉得这是比较务实的举措。

挑战二,整个科技行业都在关注芯片、光刻机等卡脖子核心技术。对于保险行业而言,我们更应关注基础软件的国产化,我们大量的卡脖子是在软件层面,如我们的图像处理系统、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中间件系统等很多都依赖国外产品,所以个人倡议“中保投”如能在软件方面做一些投资,我觉得对行业的促进作用会更大。

主持人周康:以上是两位来自保险行业专家的分享。今天6位嘉宾里只有一位来自于科技企业,江总是中交兴路的总裁,中交兴路是商用车风控科技企业的第一名,请江总介绍一下您的公司和业务,也谈一谈您针对科技保险的需求、挑战的思考与观察。

嘉宾江天:首先我们中交兴路是一家专注于物流领域的数据科技公司,其实对科技保险坦率的来说了解还是比较少的,但是今天有机会参加分论坛确实也学到很多,以后在科技保险发展的过程中从企业到政府和保险公司的联动共同的创新可能是推动科技保险进步很重要的方式。我们作为数据公司也非常愿意积极的参与到探索和创新当中,第二个也是和朱总一样的,我们还是想借机会分享一些中交兴路我们在数据科技领域的一些探索和实践。

中交兴路本身是全球最大的商用车车联网平台,我们通过和交通运输部的合作建设和运营了全国重载货车的监管平台,平台上拥有近690万辆重载货车的全量数据,我们基于这些数据主要为保险公司来提供三个方面的科技服务:

第一,主要围绕风险管理,在保险公司承保之前,我们对于重载货车进行风险评测;在承保过程中,通过车辆智能终端来做车辆的安全提醒,改善不良的驾驶行为,降低保险公司的出险率;在车辆出险后的理赔环节,我们可以通过数据和技术来识别保险欺诈行为,降低保险公司赔付率。这个是保险公司的第一个服务,主要是围绕着保前、保中、保后全生命周期的风险管理服务。

第二,是创新型的保险产品,比如说以前的物流责任险更多的是年单制,而通过数字化之后可以更精准的通过次单来定价,形成更低额的保费,这样可以开发普惠的保险产品。

第三,渠道方面的一些科技创新,因为我们给大量的物流企业-提供了整个的数字化解决方案,这些解决方案本身是以车辆管理、运力匹配为核心的油、ETC、保险等行业综合服务的流量入口,我们相信以后保险的销售渠道不再是单一的传统销售渠道,综合流量平台在以后保险销售渠道中占比会更高。

主持人周康:江总谈到一个很好的问题,生态圈建设的问题,生态圈里有一个很重要的部分就是投资,所以把最重要的部分留给张总,请您从投资的角度看看怎么助力科技保险的发展。

嘉宾张可:人保创新投区别于人保集团投资板块大投资公司,他是一家有鲜明特色的新机构,我们其实更是一家CVC机构,就是企业风险投资机构,是投资业务进行进一步专业化细分的产物。人保创新立足于围绕着以数字智能科技来助力保险发展,这个是我们专注的点。围绕着这个点,在保险的整个生态中,我们重点是在科技与保险的结合点上,围绕着保险科技、汽车服务等领域和衍生机会。

人保金服也有孵化器的功能,以前是以内部孵化为核心,现在从咱们看到安联X最终也走向了安联的风险投资基金;而且,从保险资金的属性来看CVC的业务,传统保险的投资机构业务模型对风险高度厌恶,而企业风险投资业务与之不匹配,必须要有独立的载体,这个载体要比一般的社会上其他的投资机构要更加的了解所处的产业生态环境,所以说围绕保险生态无论是保险科技和科技保险都是我们很关心的方向。具体的来看,就包括跟中交兴路江总这边,我们正在共同探讨联合孵化的模式,也就是围绕中交兴路具备的独立价值模块和保险的核心诉求进行针对性的产业嫁接和再造,这种整合既符合中交兴路的发展战略,也要符合我们的发展战略。这种合作模式我们在以联合孵化的时候进行进一步的探讨,现在应该说讨论到一定的深度了。

今天核心重点话题在东湖科技保险创新示范区的合作,我们之前也是带着学习的心态拜访了示范区,后来我们也与东湖区讨论了我们的投资企业能不能落在这里,再后来感觉人保金服在保险科技的探索经验能不能在东湖科技保险的领域应用,因为都涉及到科技和保险的结合点,能不能有所一些共同的合作,包括产学研基地,我们人保金服的联盟体系和学院体系,包括我们的一些基金的模式,所以我想下一步我们会进一步的做好沟通合作,谢谢。

主持人周康:张总刚才谈到了很有意思的话题,我们前面几位嘉宾分享的有科技创新的,有保险创新,您刚好提到了保险+科技的模式创新,其实我们今天都和创新有关系的,最后我们也请每位嘉宾用一句话做一个小节,我们从张总开始。

嘉宾张可:专注科技、助力保险、反哺科技。

嘉宾江天:专注科技服务保险,合力共赢。

嘉宾何敏:与时俱进,用保险科技破解核心问题,助力保险企业走上专业化和差异化的发展道路。

嘉宾朱曙兵:政府引领市场主导商业运作,以这次创新大会为契机,希望津浦大地可以为中国的科技保险提供湖北答案,贡献武汉模式,打造东湖样板。

嘉宾申健:期待示范区打造政府+保险+科技+风险治理的一种新的风险治理生态体系,然后也希望可以在这方面发挥重要的示范作用。

嘉宾胡宏兵:我刚才说的一句话拓展一下,科技保险明天会更好!

主持人周康:感谢六位嘉宾的时间,今天嘉宾们做了非常精彩的分享,希望在座的嘉宾和参加分论坛的各位朋友能继续支持湖北,支持武汉,支持东湖高新,也希望未来我们还有机会再会面并结交更多的朋友,感谢大家!